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

轉貼_拉K後遺症 尿袋跟一輩子 - udn健康醫藥

【聯合報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】
K他命被列為第三級毒品,國、高中生濫用情形嚴重。泌尿科醫師發現,愈來愈多年輕人因「拉K」導致下泌尿道功能出問題,膀胱容量僅20、30C.C.,才20歲出頭就得穿紙尿布、背尿袋。
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泌尿科醫師張美玉指出,她手上同時有8到10名患者因拉K有尿尿困擾,其中最小的只有18歲。K他命對於泌尿系統的傷害很大,她呼籲相關單位透過法令,訂定更周全的管制措施。

正常膀胱壁如紙一樣薄,但長期濫用K他命者,膀胱壁(見圖)卻有2公分厚,膀胱嚴重被擠壓,容量僅剩30C.C.。圖/張美玉醫師提供
張美玉也強調,因K他命引起的泌尿道症狀並非不治之症,戒除藥癮達3個月就有明顯改善,親友也應提供有力支持,協助使用者順利戒除。 K他命在國外被稱為夜店藥(club drugs)或娛樂藥(Recreational drugs),與海洛因、安非他命等毒品相較,致命風險和價格較低,因此在夜店中炙手可熱。根據國外研究,「夜店咖」過去一年來,有四成六都曾用過K他命。不過,使用K他命一旦上癮,會導致膀胱壁纖維化、增厚,造成頻尿、急尿、下腹痛甚至腎水腫。
張美玉指出,一名31歲男子使用K他命至少5、6年,正常人膀胱壁如紙一樣薄,男子求診時,膀胱壁卻厚達2公分,正常膀胱容量約400C.C.,但他的膀胱容量不到50C.C.,只能隨身攜帶尿袋,如果不戒除K他命,最後可能得切除膀胱,換成人造膀胱。


張美玉說,研究顯示,每天吸食K他命10克,2周後就會有急尿和疼痛症狀,但大部分在5到10年後才出現問題,加上吸食者慣用後,可能也會併用其他更危險的藥物,危害更大。
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成癮防治科主任吳泓機說,目前對K他命成癮的青少年,只能採取症狀療法,透過藥物緩解生理不適,長期下來,仍須從心理層面探討患者人際關係及學習環境,和親友共同商討策略,協助患者遠離毒品濫用。
如何遠離毒品
1.面對困境勇於解決,不再利用毒品逃避現實
2.透過替代療法(吸食海洛因者)緩解症狀,或和醫師討論適當的支持性療法
3.服用維他命B群以促進代謝
4.盡量維持正常作息,保持充足睡眠
5.運動
6.遠離原有朋友圈,建立新的人際關係
7.向各縣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求助,可提供免費心理諮商
8.撥打法務部24小時免費戒毒專線:0800-700-885
資料來源/高雄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

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

101年春暉專案校園巡迴菸害防治宣教活動_0615










教育部蔣偉寧部長給全國老師家長的公開信



教育部蔣偉寧部長給全國老師家長的公開信

敬愛的各位老師、各位家長:
 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崇高志業,也是國家未來永續發展的關鍵。時光飛逝,偉寧有幸接任部長職務,迄今已屆四個月,在全體同仁及各位老師、家長的協助下,秉承過去教育先進們的施政成果與基礎,繼續為「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」及「培育國際競爭力人才」兩大願景而努力。以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」政策為例,即是希望打破以往以智育為主體的升學主義架構,讓學生能夠獲得多元學習與適性發展的機會,為國家培育各領域、各階層的優秀人才。但另一方面來自於校園外的威脅因素,卻成為危害校園安全的隱憂,毒品問題即是其中的重點問題之一。


  綜觀近百年來世界各國面對新興毒品層出不窮,各國政府均投入大量的資源以防制毒品氾濫,因為毒品不僅能造成個人的身心健康的危害,更容易造成國家醫療資源沉重負擔、社會治安的惡化、幫派組織犯罪的升高、國家人力資源及經濟生產力的損耗等後遺症,對於國家安全已產生全面性的威脅,甚至有動搖國本之虞。我國政府對於毒品防制工作一直相當重視,除了由行政院成立「毒品防制會報」外,也責成行政院相關部會就「拒毒」、「緝毒」、「戒毒」等重點工作持續加強,以徹底斷絕毒品的供給面並降低需求面。教育部在「拒毒預防」工作上實在責無旁貸,偉寧已於日前宣布將6月定為「校園反毒宣導月」,配合6月3日「禁煙節」及「全國反毒大會」的召開,擴大各級學校「拒毒預防」的宣導工作。同時今年6月2日的「反毒博覽會」中,馬總統也正式宣布推動「紫錐花運動」,「紫錐花」係北美菊科植物紫錐菊,為北美印地安人治療蛇、蟲咬傷敷料,晚近歐美企業予以製成健康食品,可以「提升自體免疫力」,以其具有內服外敷之「健身」、「抗毒」的意象,故引為「反毒」的代表花卉。「紫錐花運動」由政府跨部會共同合作推動,將由政府組織推動委員會,採任務編組方式分為國內處及國際處積極推動,不僅讓紫錐花運動由校園向社會各界推廣,更期望由國內推向國際,成為國際反毒運動的共同象徵,也同時宣示中華民國成為國際反毒宣導的先驅國家。


  因此,偉寧在此懇請各級學校教師及職工重視並積極投入校園內的「拒毒預防」工作,透過多元教育宣導方式,讓「拒毒預防」的理念深耕於校園。偉寧也期望各位家長能夠回應教育部及學校的努力,使學校的「拒毒預防」工作能與家庭教育相結合,形成綿密的反毒防護網絡,方能確保青少年學子的身心健康,為國家社會厚植未來的棟樑人才。


        為了消弭毒品的危害,並豎立反毒公民的自信,從校園開始,要建立青年學子參與反毒工作的熱情與使命感,進而啟發正面的思考、正確的價值觀,以引導青年學子對自我生命的期許與熱情,將反毒運動推向社會,全體國民共同營造無毒家園。


       教育部也歡迎各界提供創意的反毒宣導方法(來信寄到臺北市忠孝東路1段172號5樓教育部軍訓處春暉小組收,或e-mail:william7@mail.moe.gov.tw),教育部一定會廣納建言,落實精進反毒工作。偉寧相信在全國老師、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努力之下,我們一定可以新的觀念戰勝毒品的威脅,引領建構無毒而友善、溫馨、和諧、安全的校園、社會及國際環境。